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仁义之师

发音

成语

仁义之师

拼音

rén yì zhī shī

基本解释

[ rén yì zhī shī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成语接龙

师出无名 名不符实 实与有力 力敌千钧 钧天广乐 乐昌分镜 镜花水月 月坠花折 折而族之 之死靡二 二八佳人 人神共嫉 嫉闲妒能 能言快语 语笑喧呼 呼天号地 地广人希 希旨承颜 颜筋柳骨 骨肉相残 残羹冷饭 饭糗茹草 草衣木食 食少事繁 繁弦急管 管城毛颖 颖悟绝人 人心大快 快心满意 意广才疏 疏财仗义 义不容辞 辞尊居卑 卑谄足恭 恭行天罚 罚不当罪 罪恶深重 重厚寡言 言不达意 意懒心灰 灰容土貌 貌合情离 离合悲欢 欢欣若狂 狂朋怪友 友风子雨 雨收云散 散兵游勇 勇猛精进 进退亡据 据图刎首 首善之区 区区之众 众流归海 海北天南 南郭处士 士饱马腾 腾达飞黄 黄发鲐背 背惠食言 言若悬河 河出伏流 流离颠疐 疐后跋前 前目后凡 凡胎浊骨 骨软筋麻 麻痹不仁 仁同一视 视若无睹 睹始知终 终天之恨 恨相知晚 晚节黄花 花甲之年 年头月尾 尾生抱柱 柱小倾大 大块文章

释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英文翻译

an army of justice

扩张简介

仁义之师,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yì zhī shī,意思是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

中文名
仁义之师
拼音
rén yì zhī shī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
注音
ㄖㄣˊ ㄧˋ ㄓㄧ ㄕㄧ

仁义之师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仁义之师——宋襄公

仁义之师成语典故

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兵已经安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有渡河。右司马向宋襄公献计道:“楚军多而宋军少,趁他们正在过河尚未列队时发动突然攻击,那么他们必败无疑。” 宋襄公说:“我听得君子讲:‘双方交战。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兵,人处险地,不推他跌下深渊,人处困境,不逼他走投无路,不进攻尚未列成阵势的队伍。’现在楚军还未完全渡河,我们发动攻击,这是不道德的。还是让他们全部渡河摆好阵势后,再击鼓进攻吧。” 右司马说:“您不爱护我国的人民,让国家受到损害,难道这就讲道德了吗?” 等到楚军已渡过河来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兵大败, 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伤,3天后就死了。

仁义之师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军队

示例

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仁义之师成语辨析

【近义词】:仁义之兵

详细解释

  • 【解释】: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 【示例】: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何愁杨枭不灭。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