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

作者:紫杉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不要改变别人,要用心对待自己。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你有没有一瞬间觉得什么都不顺?

自己明明在尽量自律,可身边的人总是背着你的意思来,从亲近的朋友,到擦肩而过的路人,像是存心找不痛快。

当你怎么说,也说不明白,怎么争,也争不出对错,你是时候把事想通了: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01
你永远纠正不了任何人

最近有个网友抱怨说,周围的朋友上过无数的当,怎么劝怎么不听。

有回朋友要买保险,她看着就不划算,苦口婆心要把朋友拉回来,朋友却反过来生她的气:“你自己不懂,还不让我买?

过了1年,朋友才知道后悔,又来问她怎么退保险费。

还有个朋友被忽悠着参加培训,她劝朋友先自学,看看适不适合,结果朋友一头热血报了班,被坑惨了。

她以为这些朋友明白过来,就会感谢她,但现实是,她不仅跟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僵,还落了个“乌鸦嘴”的称号。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不相同,你认为的善良,没那么容易换来感激。

就像叔本华说的:“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但想去改善别人,即便没有阻挠,那也是很困难的。”

曾有人做实验,用了整个下午加晚上,就为劝一个人。

他到处找资料,保证自己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但对方总有的杠,抓着一两个不恰当的字眼就不放。

分明他是想帮人,最后对方却阴阳怪气地说:“是是是,你最棒了。”

你看别人可笑的时候,别人听你说的话也未必入耳。

也许那个人跟你很亲,但他就是有自己的主意,也许你说的句句有理,但决定权本来就不在你。

与其苦闷纠结,不断消耗自己,及时地闭口不言,才是真正的自律。

02

看别人不顺眼,那是你修养不够

听过这样一句话:“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以前我们看见不顺眼的人,不顺心的事,都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慢慢成熟了就会发现,的确是自己责任更大。

网上有个求助贴,说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看谁都觉得心烦。

室友的网名带“高冷”两个字,他看了很不舒服,觉得别人太自恋了,就差当面怼过去:“装什么装?”

老爸看电视喜欢说话,对着节目指指点点,他也看不惯:“你那么能说,你上去主持节目好了。”

弟弟爱看日本动漫,偶尔冒出几句日语,他更觉得是在显摆……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事不能再小了,甚至对方根本没做错什么。

我们费力纠正的事,不也是这样吗?

看见电影院有人踢椅子,气就不打一处来,看朋友吃饭吧唧嘴了,也觉得对方没教养,看家人的外套随便乱放,越想越难受。

但我们也都见过一些人,眼里能容得下人,心里不常装着事,走到哪都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格局更大,修养也更高一级。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别人的一举一动,内心自然舒坦,说话做事都多了助力,少了阻碍。

随着时间的流转,我们也会跟一些人逐渐疏远,心里却不必再有波澜,不管好事坏事,都能一笑而过。

03

每个人都有权利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

你也一定有过那种被人控制的难受吧?

想买件衣服,朋友非说你的眼光过时了;早上困得要命,愣是被老妈叫起来;刚想换个工作,耳边却传来七八种意见……

简书上一位作者发文说,她对护士、幼师这两个职业极其厌恶。

她其实很尊敬岗位上那些人,而行业本身,更是大众偏爱的类型,只是她清晰地记得,中考时父母给她硬加了两个志愿:护士、幼师。

谁都不喜欢被设定好的生活,无论那是直路或是弯路,我们都有权走自己选择的路,别人也是一样,不能按我们喜欢的活。

更何况很多事,本来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当你想左右别人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别人这样就不快乐呢?

前阵“抠神”王神爱因为买房上了热搜。

她毕业9年,花钱省到极致,靠着自己和老公存的钱,已经贷款买了2套房。

这些年,她从不去同学聚会,就怕花钱。

她的衣服,除了内衣内裤,都是捡朋友不要的,一年买衣服的钱不超过100块。

各个网购平台的领积分、领赠品、1分钱购买,她更是全都不放过……

网上有人赞她,更有人骂她:“活成这样,还有什么意思?”

守财奴、精神病这样的词,常常出现在弹幕上。

她的状态绝非完美,但她自己很享受,还特地解释说,自己没有倡导大家不花钱,尊重每个人的消费观。

活出自己的态度,过出自己的舒服,这就足够了。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不同的观点太多,我们不必认同谁,更不必强求谁认同,只需做好自己,生活就已经是美好的。

04

不能左右别人

用心对待自己

每天盯着别人的生活,心里的不满必然会越攒越多。

你看不惯别人的举手投足,担心他们的人生选择,但不管是谁,你没办法替他们过。

如果你想明白了,这就是你要走上坡路的时候了。

老家有个朋友,以前在体制内工作,她旁边的人都只管着朝九晚五,最多盼着孩子好一点。

她开始觉得别人不上进,就推荐书给同事看,拉着他们一块听讲座。

同事不但不乐意,还背后议论她:“这就是想得太多,等她知道难了,看她还折腾不折腾。”

后来她不再多说了,只是每天在地铁上,她就拿出手机来看课程,下班到家,她又会翻看专业书籍。

周末有空,她还会去听各种大咖的讲解。

现在这个朋友到了广东,靠着之前学习的知识转行,做起了广告,挣的钱是以前的两倍。

当年的同事有些跟她还有联系,但彼此怎么选,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嫌弃她“折腾”的人,也改成了“羡慕”。

我们早该明白,对于别人,尊重总比控制容易。

只有你自己,值得你关注的眼神。

只有你自己,值得你强迫症般的执着。

把目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来吧,当你开始专注自己,你会发现改变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别人对你的眼光,这个世界对你的态度。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